
(通訊員 孫曉靜 李吉)這是一片興教的熱土,在這里,有著崇尚讀書、重視教育的良好風尚;這是一片育人的凈土,在這里,五育并舉花開滿園,校園內外書聲瑯瑯;這是一片成長的沃土,在這里,一名名教師汲取營養,成長為學科帶頭人、師德標兵、教壇新秀……
一座座造型別致的教學樓,一個個高標準、高檔次的專用教室……走進株洲天元區,最漂亮的房子是學校,最美麗的地方是學校,每一個校園都成為最亮麗的風景。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近年來,天元區委、區政府在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創新的同時,致力于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天元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提升區域整體辦學水平提供了堅實保障。
以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謀發展,以銳意改革的氣魄敢闖敢干,一幅由天元教育人精心描繪的教育發展藍圖正徐徐展開。
新力量:拓寬渠道“引”人才
8月22日,天元區2021年新教師結業典禮暨2022年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開班儀式在天元中學舉行,402名2021年新教師優秀代表和2022年的新入職教師參加培訓。
天元區2022年新教師崗前培訓開班儀式
2021年入職天元區隆興小學的教師張慧和陳鑫華已褪去了青澀,神采飛揚地與同仁們分享過去一年的經驗和體會。
經過“星火計劃”一年的培養,她們已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班主任和學科骨干,分別在學校里擔任了年級組長、備課組長。作為2021年度優秀學員,兩人在今年的新教師培訓中搖身一變成為授課講師,為2022年的“新兵”講述個人成長經歷,傳授班級管理經驗。
談及這一年,張慧感慨道:“感謝天元教育精心設計的教師培訓體系,為每一發展階段的教師提供精準培養,讓我這個新手迅速融入團隊,快速成長。”
近年來,天元區通過引進公費師范生、“雙一流”建設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畢業生和事業單位教師招考招聘,新進了1170余名教師。這批教師的到來,讓教師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新教師成長,容易出現“入職無引領、發展缺團隊、高原易倦怠”三大障礙,怎么高效解決難題?
天元區的“藥方”是“星火”“火炬”“燈塔”三大培訓計劃,構建起覆蓋人人,貫通教師職業發展始終的三級研培體系。
“‘星火計劃’是針對新教師的培訓項目,從崗前培訓到校本培訓,從課堂指導到專題教研,從匯報考核到年度評優,實行全程培養,讓每一位新入職教師得到名師陪伴式的指導。”天元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崗前培訓不僅涵蓋師德修養、校園安全、心理健康,還針對教師基本功及學科教學知識進行針對性提升。
據了解,“星火計劃”實施4年來,已有446名新教師的論文、教學案例分別獲全國、省、市、區級獎勵;248人在全國、省、市級各類教學競賽中獲獎;85人主持或參與各級課題研究;114名新教師承擔過學校或區級的教師培訓任務;6名新教師被提拔為校級管理干部,126名新教師成為學校中層管理干部。
新體系:名師幫帶“育”人才
4月27日,天元區舉行新一批名師工作室揭牌儀式暨“十四五”卓越教師培養專題培訓活動,7個新批準成立的株洲市駐天元區名優特教師工作室、“四名兩基地”集中揭牌。至此,天元區各類名師工作室總數已達13個。
近年來,著力培養區域義務教育新一代領軍人才,該區大力推進“名師培養工程”,使之成為天元區“研培一體”三級遞進式教師培訓體系的重要環節。
大氣魄明確新定位,新理念確定新思路,大手筆描繪新篇章。天元區政府專門研究出臺了《天元區教育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實施辦法(試行)》,對任期內優秀人才予以重獎,第一、第二、第三層次人才考核優秀分別可獲得1萬元、8000元、6000元獎金。僅2020年便發放教育高層次人才津貼近40萬元。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天元區培養了一批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培育了株洲市名校長工作室、市名教研員工作室和多個市級學科基地,涌現了市級學科帶頭人120人,區級學科帶頭人120余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呈現全員提升、骨干壯大、名師涌現的良好發展態勢。
隨著政策激勵和培訓體系的發力,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與潛力被不斷激發,形成了教師人人爭相參培、青年教學名師不斷涌現的積極狀態。2021年,天元區85名教師在湖南省、株洲市課堂教學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新目標:創新舉措“用”人才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時代呼喚越來越多勇于解題的年輕人。”8月15日,天元區教育系統“行知計劃”后備干部培訓班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開班,該局黨委書記、局長龍超俊面對全體教師,語重心長地說。
?天元區“行知計劃”后備干部班在湖南一師舉行開班儀式
61名后備干部,來自天元區29所學校。涵蓋學校校級領導、中層管理干部、優秀學科骨干教師等各個層面,平均年齡33歲。他們通過自主報名、民主推薦,區教育局考試考察等程序,最終脫穎而出。
在龍超俊看來,作為推動天元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更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矢志不渝的追求。當天,他從走好“繼承”之路,練就“過硬”本領,發展“創新”思維,穩固“德行”堡壘四個方面,寄語全體成員為開創新時代天元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貢獻智慧與力量。
其實,這只是天元區全面落實株洲市打造“三個高地”、推進“干部能力提升年”工作,致力于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以培育優秀青年后備干部為突破口,全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縮影。
接下來,該局還將組織后備干部赴成都、上海、深圳等地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學習,針對學校管理體制、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凝聚、課程改革發展等開展體驗式培訓。
此外,還將安排優秀代表到省內外基礎教育名校進行跟崗學習,全面參與跟崗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學習掌握現代學校管理制度、文化內涵、團隊培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做法經驗。
同時,采取區內跟班學習、交流任職、牽頭參與重大工作等形式,為培訓學員提供充分的實踐鍛煉機會,錘煉后備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新希望:優化服務“留”人才
天元區目前有鄉村學校22所,鄉村學校學生5214人,鄉村教師336名。
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鄉村振興的地位不容小覷,鄉村教育振興是必不可缺的一環。
對鄉村教育“高看一等、厚愛一層”,把最強的改革、最好的資源、最溫暖的關懷給到鄉村教育。近年來,天元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把辦好鄉村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實現了由“鄉村弱”向“鄉村美”跨越,打造出鄉村教育優化提質的新模板。
落實鄉村教師補貼政策。按200元至500元不等的標準發放鄉村教師補貼;按300元/人/月的標準發放鄉村班主任津貼;城區到鄉村交流的教師增發200元至800元的交流補貼,鄉村教師人年均收入約高于城區學校教師1.1萬元。
近年來,投入1121.7萬元改善鄉村教師生活條件,新建或改造鄉村教師周轉房251套,并投入129.5萬元按照“八個一”標準,實現讓教師免費“拎包入住”,解決鄉村教師后顧之憂,促使鄉村教師“安心教”。
全面提升鄉村教師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該區向鄉村學校傾斜培訓指標,拓寬培訓渠道,將國、省兩級培訓50%的指標分配給鄉村學校;成立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鄉村學校工作室,定向培養鄉村學校學科骨干教師。
每學年遴選一批鄉村學校教師到城鎮學校交流培訓、跟崗鍛煉,提升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搭建學科教學研討、競賽活動等平臺,組織鄉村教師進行教學素養比賽,促進快速成長。優化教師職稱評聘,對在鄉村工作滿20年和30年,申報上一級職稱時,學歷可放寬一個臺階。在鄉村學校從教累計滿30年的男教師、滿25年的女教師,符合評審條件與標準的鄉村教師,可從中級職稱直接評聘為高級職稱。
在新的發展機遇期,天元教育迎風破浪,奮勇直航,推進素質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具有天元特色、天元經驗的教師培養模式已經形成并推廣。
責編:李吉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